安康新聞網訊(通訊員 李群山 向勛)今年以來,我市結合貫徹落實“楓橋經驗”,深入開展信訪事項聽證評議工作,形成了“聽證評議+疑難案件化解”模式,為信訪群眾和責任單位搭建全新溝通新平臺。目前,全市已聽證信訪事項79件,推動了一批疑難信訪問題化解,成效明顯。
維護公平正義、切實解決合理訴求、化解矛盾問題,是召開信訪事項聽證評議的最終目的。漢陰縣信訪群眾蔣某,因多年前本村修路占用土地未補償,不服法院判決,長期越級信訪,且訴求越來越高。信訪干部多次接訪勸說蔣某,以召開聽證會商議解決方案,但蔣某不相信一場聽證會就能解決問題。經過反復溝通,蔣某抱著試一試的態(tài)度參加了聽證會。漢陰縣信訪局做足充分準備,會議由縣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主持召開,縣鎮(zhèn)相關部門20余人參加。在聽證專家和群眾代表的勸說下,蔣某放棄了過高訴求,并簽訂息訴罷訪協(xié)議,多年的上訪在聽證會現(xiàn)場有效解決。
經過幾年的努力,信訪事項聽證評議逐漸為信訪群眾接受,有的信訪人主動申請信訪聽證。聽證評議的形式也逐漸變化,更加接地氣,矛盾發(fā)生在哪里,會場就搭在哪里。嵐皋縣就把聽證評議開在田間地頭。因鄰居修筑圍墻導致地形發(fā)生變化,康某一直耿耿于懷,開始上訪。嵐皋縣組織了縣鎮(zhèn)村組干部,通過查閱檔案資料,實地踏勘和現(xiàn)場測量情況,最大限度還原歷史,弄清是非曲直,一場田間地頭上的聽證評議解開了信訪人20余年的心結,為化解工作奠定了基礎。
我市始終堅持把聽證評議作為復查、復核工作的必備環(huán)節(jié),把聽證評議與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(zhàn)相融合,強化聽證評議結果的運用。同時,為促進矛盾化解,我市堅持“五湖四海”組建聽證評議員專家?guī),突出在法律框架內化解問題,確保每場聽證評議都有“兩代一委”和律師參與,提升專業(yè)性和社會影響力。今年又把聽證評議工作列為信訪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內容,推動全市聽證評議工作規(guī)范化、制度化和高質量發(fā)展,提升公信力,彰顯“陽光信訪”。